本次講座由新竹「陽光扶輪社」D3501支持贊助
特別感謝新竹市北區市議員林彥甫協助舉辦
新竹市視障成長協會總幹事吳季孺主辦
「以茶會友」講座一連八週
每次活動進行120分鐘
---
煙豐茗茶第四代接班人的彭勇山老師
彭老師本身是專業焙茶師
也是東方美人茶競賽的初評師
現為竹北「那山那茶- 原葉茶飲x煙豐製茶所」負責人
---
系列講座參與共計十位視障朋友
以及協會總幹事、前秘書與志工共計13人
---
第一週(11/11/2021):四季春茶&金萱茶
(市售茶&精選茶款各一,共四款)
生茶(20-25%發酵茶,近期15%)
球狀茶(一心多葉)
[幾項品茗入門須知]
基本茶水比1:10/15
水溫90-95度左右沖泡約2分鐘
冷泡約5度水溫沖泡約2天時間
茶水比1:100
金萱茶濃郁奶油香
精選款的金萱茶富玉米濃湯甜香感
精選款的四季春茶也有奶油香氣
---
第二週(11/18/2021):東方美人茶
(各款比賽入選茶,共四款)
(60-65%發酵茶,近期50%)
條狀茶(一心二葉)
[模擬東方美人茶競賽會場品茶師評鑑流程]
150cc瓷壺約1/3滿茶葉沖泡約5分半
觀察茶湯色澤/葉形/白毫數量
先聞茶湯再聞壺中茶葉本身
最後才是品茶
一般入口但不入喉
一般東方美人茶都略帶香檳味(清爽口感)
高品質的優等茶有一股蜜香甜韻
---
第三週(11/25/2021):冷泡茶
(共三款茶品,冷熱交替品茗)
一般品茗先喝生茶後喝熟茶
一般也是先喝冷泡再試熱沖
三款茶為:白花四季春/蜜綠貳柒/果木鐵觀音
(價位一包12袋約莫200-250元)
冷泡茶水比1:100(5度水溫/控溫5-8度)
需冷泡約48-72小時的時間
[冷飲熱沖品茗差異]
冷泡茶一般以茶香感為主
風味較為清爽&口感較為溫和淡雅
(某些茶感&風味較為不明顯)
熱飲一般則是以品嚐茶感風味為主
-白花四季春(精選款四季春)
(白花即梔子花/發酵至少25%以上)
冷泡白花清香十分特殊(類似薄荷涼感)
熱飲時則有韋特糖/牛奶糖的甜香感
-蜜綠貳柒(臺茶12號又稱27仔即金萱)
冷泡便有一股蜜香韻/奶油清香氣
熱飲則略帶些海苔香/奶油甜香
(最熱銷/個人也最喜歡)
-果木鐵觀音(發酵70%左右)
烘烤40多小時至全熟而稱之為黑茶
(全熟至148度而略帶微酸感)
熱冷飲風味差異較不明顯
除了鐵觀音典型的煙燻風味感之外
還有一股仙草/黑醋栗的味道
---
第四週(12/2/2021):烏龍茶
(共四款等級高低不同的高山烏龍茶)
四款為:梅山/阿里山/舊梨山/新梨山
一般慣例海拔1000m以上即所謂高山
高山茶品質高(耐泡)&價值高
一年二採(春5-6月/冬9-10月)味道濃郁
烏龍茶最適合20-25%的發酵
(發酵度太高則少了清香感)
[四款高山烏龍品茗體驗]
-梅山烏龍海拔800m左右
(批發一斤1000元)
餘味濃而略顯回甘調性
-阿里山烏龍海拔1200-1500m
(批發一斤1200-1600元)
苦甜感十分濃厚而略帶生/蔘味
-梨山(舊:德基水庫台8線沿線)
海拔約1600-2000m
(批發一斤3000-4000元?)
香氣濃郁/微甜淡雅/尾韻甜感強(!)
喝完後滿口香氣餘韻不散
-梨山(新:力行產業道路)
(批發一斤2500元+)
香氣強烈/口感度濃厚/風味細膩
(以上四款個人偏愛梨山舊台八線款)
---
第五週(12/9/2021):紅茶系列冷熱泡
(共三款茶品,冷熱交替品茗)
三款茶為:東方美人茶/紅玉紅茶/玫瑰紅茶
一般而言烏龍茶較不適合冷泡
[冷飲熱沖品茗差異]
(比賽一般為比例制:2%為特等級)
三花等級一斤約12k
二花等級一斤約6k
發酵約65%左右
沖泡水溫只需80-85度左右(60-90s)
夏茶7月底前/芒種節氣前後
冬茶12月底前
熱飲偏香檳/熟果甜香感/溫和雅緻
冷飲偏清涼感/尾韻略帶香蕉皮味
-紅玉紅茶(台茶18號)
臺灣茶&越南茶的混合種
喬木種/大葉種葉厚蟲少所以少農藥
臺灣特有種(一心二葉)
全發酵約90-95%
採收葉短才容易發酵(量少價高)
不炒菁/不炒熟&直接烘乾即可
熱飲偏薄荷草本/肉桂/昆布香氣
(80度水溫熱沖30s左右即可)
冷飲偏薄荷涼感/青草茶香
-玫瑰紅茶(玫瑰花瓣+蜜香紅茶)
即煙豐茗茶自製的邱比特紅茶
玫瑰花瓣來自屏東大花農場/無農藥種植
蜜香紅茶為新竹在地小葉種85-90%發酵
熱飲充滿濃郁玉荷包荔枝香味
(80度水溫熱沖60-90s左右)
冷飲時荔枝感稍淡而多了玫瑰香氣
---
第六週(12/16/2021):烏龍茶II
(共三款高品質的高山烏龍茶續章)
三款為:福壽山/大禹嶺/華崗社區
(三產地海拔都高於2000m以上)
高海拔日夜溫差大so果質高濃度高
一年二採所以產量少價格高
春茶5月母親節前後(梨山初/福壽山底)
冬茶9月底到十月國慶日前後
冬茶價格>>春茶(產量之故)
(冬茶喝花香&春茶喝茶韻)
烏龍茶最適合20-25%的發酵
(發酵度太高則少了清香感)
然後一般製作約15-20%發酵
(消費者喜好改變或簡化工序)
[四款高山烏龍品茗體驗]
-福壽山烏龍茶
(廠內茶公定價2兩7800元)
水溫95度/茶水比1:15
沖泡時間約莫60-90s斟酌
茶韻介於綠豆熟香>>熟果甘甜
(茶葉本身的煮熟綠豆香十分飽滿)
-大禹嶺烏龍茶
產地:台8線89.5k-105k之間
一斤約莫5-8k之間
一般輕發酵15-20%只烘到足乾
(3%濕度:避免多於烘焙工序)
茶香&茶韻都更加濃郁
回甘強/耐泡/口喉韻味持久
花香感奔放又明亮飄揚
風味類似海苔的甘甜感
-華崗社區烏龍茶
(新興產地/水源好/海拔約2650m)
價位一斤約莫12k左右
風味較溫和柔順&回甘甜感飽滿
口感滑順&尾韻略帶奶香感
飲畢口舌喉頭的後韻香氣久久不散
耐泡風味不變
[其他茶品等級的界定方式]
1:葉站長短(短好)
2:茶葉成色(黃葉則老/不好)
但是冬片的黃葉比較有滋味
3:菁茶:乾茶比約4.7:1(北風天)
4:製成拚配法(香氣與口感比例)
5:老茶區的品質也需要注意
6:花不可隨葉一起烘焙
---
第七週(12/23/2021):混茶與老茶
(三款臺灣/越南茶比較&四款真假老茶)
-所謂混茶一般是越南金萱假臺灣高山烏龍
(新聞:南投鹿谷冬茶比賽 揪出5件境外茶)
一般混充茶以90%烏龍茶混10%越南金萱
-所謂老茶也有假的速成老茶(一年即可)
[如何區別高山烏龍vs越南金萱]
-梨山烏龍vs阿里山金萱vs越南金萱
一般而言烏龍茶偏花香調/茶韻厚重/耐泡
金萱茶則偏奶香/淡雅溫和茶感/較不耐泡
-阿里山vs越南金萱也存在風味差異性
阿里山金萱:奶香濃厚偏甘甜
越南金萱:葉黃/入喉苦韻較明顯/味薄
-其他茶葉本身區別的特徵
1/烏龍茶葉偏瘦長柳葉形
2/金萱茶葉偏圓&葉緣鋸齒大
3/越南金萱葉黃/枝梗較粗
[四款不同時期/風味的老茶體驗]
中國速成普洱茶vs三十年烏龍茶vs
六十年蜜香紅茶vs六十年的東方美人茶
老茶一般80-85度水溫沖泡
快速出湯/速進速出/相當耐泡
-一年速成普洱茶
喬木大葉種味苦濃厚
所以久放後減低苦感較易入口
厚發酵+重烘焙=黑茶系
風味濃烈過於刺激感
衣櫃老物味/樟腦丸味/苦感/菊花茶感
-三十年球狀烏龍茶
茶葉本身即偏鹹酸甘梅/梅干的風味
類似鹹酸調性強的鐵觀音
風味轉變:酸梅>>烏梅>>仙草>>人蔘味
-六十年直條老茶(北埔蜜香紅茶)
茶葉本身也有樟腦丸老物味
風味偏煙燻烏梅感/柔和的甜香感/菊花茶香
-六十年東方美人茶
風味偏老仙草/甘草/微微酒香感
-其他區別真假老茶的方式
1/進口老茶中散茶多數為速成老茶
進口老茶類盡量購買茶餅型比較安全
2/在臺灣直條茶比較適合製作成老茶
3/球狀茶為近30-40年發展的工藝
球狀老茶不太可能超過60年
[關於紅烏龍]
主要產地為臺東(金萱茶居多)
氣候熱地勢低so成長快速偏苦
適合重發酵處理(紅茶)
風味偏焦糖&蜜香感
---
第八週(12/30/2021):茶飲特調
最後一次課程在竹北那山那茶進行
先試了那山烏龍&香涎美人
(及梨山高山烏龍&東方美人茶)
以約1:50茶水比沖泡5分鐘時間
(一般商業空間的運作模式)
然後再試了果木鐵觀音植物奶
&濃癒果露兩款茶飲特調
重烘焙的茶品適合搭配奶類製成特調
輕烘焙的茶品適合搭配果汁類製成特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