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行前]
第一次造訪馬來西亞和檳城
因此許多方面都感到十分陌生
不過因為5天4夜都在檳城的喬治城
加上華人移民社會的背景
所以很快便熟悉了這樣的時空環境
出發前搜尋了13間類咖啡館
Narrow Marrow/ Ome by Spacebar Coffee
Lunabar Coffee/ China House/ 吉祥香莊
Macallum Connoisseurs Coffee Co/ Dān单
Belle and Cream/ Awesome Canteen
Coffee Affairs Roasters/ Moody Cow Cafe
Whisk/ Hold Up Café/ Lavish Fusion Bakery
最後因為時間和行程安排等因素
一共只造訪了6間的咖啡館/甜點空間
China House唐人厝/ Coffee Affairs Roaster
Le Petit Four/ The Alley吉祥香莊
Ome by Spacebar Coffee/ Roots Dessert Bar
[整體印象]
跟鄰近幾個東南亞國家相比
馬來西亞檳城的類咖啡館真的獨樹一幟
個人覺得有以下幾個特點
1/ 咖啡便宜但甜點不便宜
2/ 一致為狹長型空間和老空間感
3/ 咖啡感偏重又甜點稍厚實
4/ free style的服務形式
比起一般民生物價來說
檳城咖啡館的平均消費真的蠻高的
不過比起臺灣咖啡界來說
檳城所謂的精品咖啡算是稍便宜一些
一般義式咖啡約莫60-100元台幣之間
單品手沖均價約莫120-160元之間
咖啡感重又厚實偏多
甜點單份份量十足又價位也比飲品高一些
約莫介於100-200元之間
甜點風味多數也偏重口味
口感上比較粗曠隨興一些
跟臺灣一般坊間的甜點比較不一樣
至於空間上雖然新舊風格有所不同
但基本上都侷限本身狹長空間的格局
多數都長條形又中間有天井的設計
個人覺得蠻有趣的
[六間類咖啡館評比]
走訪的六間類咖啡館評比如下
之1:Ome by Spacebar Coffee
自家烘焙咖啡館/甜點為輔/無供餐
空間/咖啡飲品>>甜點/價位>>服務
之2:The Alley吉祥香莊
自家烘焙咖啡館/甜點為輔/供餐
咖啡飲品>>輕食甜點/價位/空間>>服務
之3:Le Petit Four
法式甜點店/烘焙小點與咖啡為輔/無供餐
輕食甜點/空間>>價位/咖啡>>服務
之4:Coffee Affairs Roasters
自家烘焙咖啡館/甜點輕食為輔/供餐
咖啡>>價位/服務/空間>>甜點輕食
之5:Roots Dessert Bar
甜點工作室/輕食與咖啡為輔/無供餐
甜點輕食>>咖啡飲品/價位>>服務/空間
之6:China House唐人厝
複合式空間/甜點為主/供各式餐點
空間>>甜點輕食/咖啡飲品>>價位/服務
[六間類咖啡館詳盡一覽]
自烘咖啡館的Ome離主要景點都很近
小巷弄中的工業風格自成一格
泥/紅磚搭配鐵製品與門外的綠色植栽
在一排狹長型的老建築群中
散發出濃厚urban的文青氣息
營業時間較早結束(8-18時)
點了一杯Long Black和6 Oz的Latte
以及布丁蛋糕和zucchini戚風蛋糕
(約莫10/12/11/13馬幣左右)
咖啡感厚實散發淡淡酒韻
zucchini戚風鹹鹹甜甜算是此行的亮點之一
服務互動一如一般文青咖啡館點到為止
離觀音亭/小印度很近的自烘咖啡店
空間稍小也無狹長空間與天井設計
有趣的是看到幾包臺灣自烘店的咖啡豆
The Alley與某間臺灣手搖飲相同而容易誤解
類小酒吧和茶街的空間調性
奇妙的是造訪後進出的盡是男客(無他意)
營業時間稍晚(從12/14到22/24時)
點了一杯Flat White和類氣泡的通寧咖啡
以及一份Churros搭配Nutella醬和花生糖
(約莫10/13/10馬幣左右)
咖啡風味平順稍帶些許酒感
通寧咖啡是此行印象最深刻的咖啡品項
短版的Churros熱熱吃十分酥脆值得一試
整體咖啡/輕食甜點完成度最高
服務互動也是一般簡單應對
離主要景點也都很近的法式甜點店
事實上就在Ome和China House附近
深藍/白色調為主的典雅風格不算少見
搭配狹長空間/綠色植栽和天井/老屋
也算是自成一格的空間設計
營業時間從9-18時
造訪時點了長黑/拿鐵各一
以及可頌麵包和無花果塔各一
(約莫10/11/8/22馬幣左右)
咖啡感厚重又酒感稍強
可頌麵包口感偏酥脆紮實
我個人還蠻喜歡這樣的可頌麵包
無花果塔內餡似為蔓越莓果醬
整體清爽不甜膩但少些層次感
基本上也是free style的服務作風
位於小印度附近的自烘咖啡館
狹長型空間有天井偏現代風格的調性
有種在臺灣咖啡簡餐店的感覺
點了通寧咖啡和拿鐵各一
以及Berry Madness蛋糕一份
(約莫16/12/16馬幣左右)
咖啡風味平順稍帶些酒香感
不過我對蛋糕稍有意見
風味稍不自然又口感偏濕黏
服務風格稍親民算是六家中比較客氣的
位於Museum Hotel樓下的甜點工作室
離市區主要景點稍遠一些
因為西瓜蛋糕而受各方網美們的矚目
原本要去Lavish Fusion Bakery而改到這裡
位於旅館一樓的小店面所以空間非常不大
3/4個服務的男孩也是蠻特別的地方
點了美式和特調(蜂蜜檸檬咖啡)各一
以及一份西瓜蛋糕和Cheese Baked Nachos
(約莫8/13/19/15馬幣左右)
咖啡感厚重又酸苦夾雜其中
特製的西瓜蛋糕與澳洲雪梨版本有些不同
粉色的玫瑰糖粉增添不少美感
奶油/海綿蛋糕/西瓜片/糖粉/草莓層次感多
然而奶油層稍膩一些
一刀切下就完全大崩壞
Nachos就是薯片加些cheese和茄醬調味
平實簡單無其他特別亮點
鄰近市區主要景點的複合式咖啡廳
幾乎是每本旅遊書都會介紹的必去景點
據說是檳城最長的一間咖啡館
長到前後門都可以通行(無言外之意)
前後分成咖啡館和餐廳/廚房
中間平行棟還有一處小酒吧
二樓還有藝術展覽區以及文創小店
真的是一間十分特別的咖啡廳
甜點和常溫小點的種類多到讓人傻眼
不過基本上都是巧克力&乳酪調性的風味
初訪點了一杯美式和一杯Flat White
以及百香蔓越莓蛋糕和越南咖啡塔各一
飲品10-12馬幣上下&蛋糕都要20多馬幣
加上服務費10%和餐廳稅6%其實蠻可觀的
(其中唯一要服務費和消費稅的)
可能客人川流不息又來去自如的
消費過程一整個super free style
只差沒大叫服務員這個舉動
因為我本人就坐在甜點包裝/擺盤區附近
恰巧目睹一些驚悚的手工過程
蛋糕本身食材/原料實在
但口感與想像中有些許出入
百香蔓越莓蛋糕的口感粗曠又偏濕
越南咖啡塔有點像蛋塔又沒咖啡味
不過咖啡塔上的香草冰淇淋還蠻好吃的
我不愛吃冰淇淋的人也覺得有驚豔到
整體消費過程來說真的是蠻特別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