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楔子]
北埔過去幾年一直是我最常招待朋友的新竹景點
雖然旅美十年期間只有暑假幾個月在台灣
不過一年也都會去個十來次 (下圖:2005年北埔冷泉中下游的水窪,今已不復在)
北埔之所以動人
不是因為鄰近地區的貧乏
更是因為當地的客家風情與人文歷史(下圖:2005年慈天宮前的菜埔乾)
北埔擂茶、天水堂、客家菜包、蕃薯餅和北埔冷泉
都是值得一再玩味的地方特色(下圖:2006年天水堂前的東方美人茶曝曬日)
然後一兩年來民風丕變
曾經最愛的快樂小吃讓給了三媽(下圖:2012年在快樂小吃的小聚)
(咦~2015/11/21快樂小吃居然復活了~變成紅色招牌惹)
每到必去的哈客愛等了不知道多久
過去的留不住
也等不到期盼的未來
這一年來還是把朋友帶往了這個我曾經最愛的小鎮
新舊交替中仍不想忘記當時最美麗的過去(下圖:2008年北埔冷泉攔砂壩下的水窪)
[一日遊建議行程]
造訪北埔一般導航會建議走68快速道路從竹北到竹東方向
但這段路竹北段和下橋後很容易塞
其實不妨走園區二路接寶山路到北埔
山景宜人又不塞車(也可順道造訪寶二水庫)
下圖為北埔鄉與竹東鎮與新竹市之間的相對位置與路線
以下行程依時序安排
可自行參考
下圖為北埔主要景點的相對位置
à(i)老街走訪:
a.冰鎮擂茶(哈客愛或39號北埔擂茶)
在美國喝過他牌的擂茶真的覺得很難喝
哈客愛和39號都還不錯
雖然我個人稍愛前者(下圖為2009年八月與MSU校友同遊)
b.慈天宮
主殿觀音側殿是客家信仰的三山國王
有一段時間一直以為是媽祖
面對廟殿左側有一石板路(叮噹橋)通水井茶堂
右側小路經水堂民宿可往影像紀念館
(下圖為2011年七月巧遇某黨主席)
c.水堂民宿
民宿前院獨具特色
d.鄧南光影像紀念館
紀念館收藏許多北埔以前的舊照片
前院大樹與庭園非常有味道(下圖為2013年七月MSU校友聚)
e.忠恕堂
老宅院目前整修中(下圖為2013年七月MSU校友聚)
f.水井茶堂
紅瓦外牆和門面招牌都很有味道
第一次造訪是2001年與德國室友Robert一起去的(下圖為2006年六月時日)
g.中興路44巷古宅
三合院古蹟之一
目前荒廢殆盡(下圖為2009年八月MSU校友聚)
h.金廣福公館
天水堂拓墾殖民第一代姜秀鑾故居
私人住宅故不開放
但外牆隱約透露出不可抹滅的經典氣息(下圖為2015年二月所記)
i.姜阿新故宅
以前可走訪內院
但目前也只能遠望
仍可預約參觀
à (ii)午餐(五選一): 小吃類
a.彭家小吃店
北埔國小和郵局對面
純手工純米製作的粄條和水晶餃
非常值得推薦
菜色稍鹹但cp值很高(下圖為2015年十月印象)
b.邱家粄條
在老街上
粄條口味尚可(2015年八月遊)
c.老店客家菜
在老街上
算是老店之一
d.家鄉麵館
最近造訪的小店
有我很愛梅干菜飯
合菜類
e.百家樂餐廳
好停車口味道地
cp值高(下圖為2015年二月家族聚餐照)
f.客家本色
北埔國小旁
口味比較重(下午為2015年10月紀錄)
à (iii)戶外走訪(二選一):
a.北埔冷泉
距離老街開車十分鐘
碳酸泉所以據說顏色自然黃濁
攔沙壩下水質清澈
有不少吃腳皮的小魚(下圖為2007年七月與MSU學生)
b.秀巒公園
公園內不少日式遺跡
遠望鄰近地區視野不錯
à (iv)午茶小憩(三選一):
a.水井茶堂
北埔屹立不搖的老地方
喜歡古家人堅持之下的水井意象
一桌一椅都充滿濃濃經典
建議泡茶多於擂茶(下圖為2015年二月年後N訪)
開業不到一年的輕食咖啡館
老宅整修的復古經典款
整體而言品味獨到
Ted’s甜點用料實在(下圖為2015年11月N訪)
c.拾樂坊
老宅整建類書房感
北埔文藝新據點(下圖為2015年十月所攝)
à (v)伴手禮採買:a.擂茶或b.番薯餅和芋頭餅
à (vi)知性時間:
a.瓦當人文書屋
竹東往北埔方向獨立書房(下圖為2015年八月再訪)
b.書酷英文書店
英文二手書館
非常適合親子闔家造訪(下圖為2015年七月首訪)
à (vii)晚餐:潛園五行湯麵
竹東往北埔方向獨立書房
cp值很高的素食餐廳
用餐還附復古小點心(下圖為2015年七月N訪留念)